找到相关内容9388篇,用时2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持诵《普贤行愿品》速得成就的道理——益西彭措堪布

    造成稳定的好相貌,这就是“相随心变”的意思。   我们随着《普贤行愿品》发善愿,不是简单地说一句“感谢”,这是对周遍时空、万善的普贤行海在作意发愿...前世以一朵花供养佛塔,致使九十一劫中感受人天妙乐,最后以此福德面见释迦牟尼佛,证得阿罗汉果。   我们观察,普贤供养行愿,供养境是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供养是人天世界最好的花、香、衣服等,和...

    益西彭措堪布

    普贤行愿品|普贤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16373791663.html
  •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

    ,认为《大日经》阐发的思想与《华严经》的思想基本相同:“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故名圆教,广如彼疏。今神变经典与此大同,但显密为异耳。是故此经五教之中圆教所摄。”   ...而说,故立为顿。五圆教,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圆融德。又通过成佛说进一步分判五教的不同:一藏教说,一生成佛,“谓小乘说菩萨三劫练修,仍是凡夫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方成正觉”。二三只成佛,“《...

    李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5892095.html
  •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返本开新”

    死工作,而正为佛教徒弘法利生最紧要工作”。 他还引证原始佛教指出,从前在华严会上,普贤菩萨告善财童子等,都是十愿,而从礼敬乃至恒顺,功德圆满,然后悉皆回向,导归极乐,了生脱死。其言所谓“恒顺”者...有两大目的,一是求福德,二是求智慧。福德智慧,两相发展,为人生向上的最大要求。经论上也常说,因地菩萨要“福慧双修”,及至佛果。《华严经》上也说:“皈依佛两足尊。”所谓两,就是福慧圆满的意思。因此,“...

    佚名

    |佛教观点|佛教慈善|返本开新|现代中国|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7455293214.html
  • 论慧远的净土信仰及其地域性影响

    为何要信弥勒净土。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界盛行着一种有疑可向弥勒咨问,或从其受戒的思想。如《高僧传》卷三《智严传》云:“严昔未出家时,尝受五戒,有所亏犯,后入道受,常疑不得戒,每以为惧。……重到天竺,咨诸明达。值罗汉比丘,以事问,罗汉不敢判决,乃为严入定,往兜率宫咨弥勒,弥勒答云:‘得戒。’严大喜,于是步归。”(5)类似例证还见同书卷十一《慧览传》、《法苑珠林》卷八九“齐尚统”条、《名僧传抄》第...

    刘长东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2193351.html
  • 听净空法师讲经笔记摘录

    念净信,这人肯定往生,净信,就是信,真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这叫真信,信心要到这样的程度,叫净信,只信这部经,除阿弥陀佛,什么都不念了,凡是这种净信的,成就就不可思议。 ¡ ...

    净空法师

    |学佛|修行|净空法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1/09071093514.html
  • 吉祥天母像式与宗派小考

    造像。这两件永乐款的造像,除了在样式上的一面四臂外,突出的一个图像元素就是口含人尸。这一点只在样式“欲界自在天女”中有相同的记载:吉祥天母肤色黑,一面四臂两,右二手分执剑、噶巴拉碗,左二手执索、...1415)。据史料记载,明永乐五年(1407年),帝赐其名如来,藏语称得银协巴,并封“万行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宝法王”,考虑到明代噶举派的...

    李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393807.html
  • 禅与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中的禅文学美,文学作品中的禅书法美,是水乳交融的。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文质是不用说了的,那是文学与书法二美的。然而,从羲之的草书《十七帖》中,我们还可以见出其书法中所蕴含的文学美。比如...定型与走向艺术化,在柬漠时便已雏型。草圣张芝的问世,蔡邕、刘德界、杜操、梁鹄等书家辈出,一代风骚,灼然可见。这便使我们在探索禅书艺术规律的路途上增添了扑朔迷离的幻感,但只要缅心考察,我们还是能追寻到...

    蔡日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893828.html
  • 一花一世界:天下赵州生活禅

    ,使禅修者正信,坚持正行,保任正受,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1993年7月,为将禅的理念落实于人间、落实于生活、落实...的事情。烦恼淡化了,有没有智慧、有没有禅定你不要问,那是必然的结果。只要烦恼淡化了,就会有定、就会有慧。烦恼盖覆了智慧,因此智慧不能发挥出来。一旦烦恼能够得到淡化、得到清除,那么我们本自的如来智慧...

    马明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4794088.html
  • 虚云老和尚对永明延寿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大体略要》中有一则佛七结束之前所作的《念佛将终开示》,开头一句即是“盖念佛一法,六波罗密。”对此,后面还进一步展开作具体分析:   今单念此一句阿弥陀佛,即能包藏此六种波罗密门,何也?念佛之人,...

    黄公元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194093.html
  • 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

    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日常参修正是具体的修行。参禅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悖论,不“立”则无从下手,毕竟众生虽佛性但不是佛,修行是个必须过程。然而立又成障,终须“破”除。于是对于一般根器者,必须设计专门的对治方法。虚云茶诗多次...

    冯天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594107.html